如何拯救你,睡渣宝宝
2023-08-01
以前打开电视,总会听到“让你拥有婴儿般的睡眠”这句广告词,伴随着小宝宝面带微笑安然入睡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小宝宝多么可爱呀,吃饱了就自然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婴儿般的睡眠到底是怎样的?吃饱后做着香甜的梦一夜睡到天亮?当潜意识里误以为“婴儿般的睡眠”即“天使般的睡眠”时,现实常常会毫不留情地打破我们的幻想。
当“婴儿般的睡眠”给妈妈重重一击
3月,我遇到了一位受到宝宝睡眠困扰的妈妈发来求助。 宝宝9个半月,一直母乳喂养,晚上频繁夜醒,夜醒后就要吃母乳,夜间躺喂,有时喂奶后睡着,有时喂奶后要玩一个小时,几乎每晚半夜醒来都要折腾一到两小时才睡觉,晚上宝宝不要爸爸,只要妈妈,导致妈妈很疲惫,在断夜奶和断奶之间纠结。
全面了解和分析
妈妈告诉我,全职在家带孩子,但孩子5个月之前一直主要是由月嫂照顾,因为孩子频繁夜醒,请了睡眠咨询师进行指导,调整后将奶睡改成了拍睡或者陪伴睡,但夜醒依然频繁,一夜在四五次。孩子晚上经常性趴睡或者练习爬行,睡醒了就会爬去找妈妈。虽然爸爸隔天都会在家,可除了妈妈谁都不要,后半夜常常会清醒过来玩耍一两个小时后才睡,导致妈妈睡眠不足,非常疲惫。
通过妈妈自主提供的信息了解到大致的情况后,我又进一步针对性的收集信息。我更全面的了解到宝宝的成长发育和养育情况。宝宝生长曲线好,现在白天宝宝主要由妈妈照顾,月嫂会帮忙做辅食家务,空闲的时候帮忙一起照顾宝宝,整体的育儿氛围比较和谐,但妈妈和爸爸偶尔也会因为育儿观念不合而争吵。宝宝在6个半月进行睡眠调整,从与月嫂一起睡调整成了和爸爸妈妈睡同一间房,宝宝睡婴儿床里,但后半夜妈妈实在太疲惫,就让孩子和她一起睡大床了。
宝宝平时情绪状态好,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白天困了能自己在小床睡两觉,每觉2小时左右。现在前半夜孩子第一觉会睡四五个小时,在12点后基本上2小时醒一次,每次孩子醒来妈妈首先会拍拍孩子,在轻拍无效后尝试抱起来安抚,安抚无效后会给孩子喂奶,4点左右醒来玩一两个小时才会再睡。
从妈妈提供的视频看,宝宝睡醒时表现得无助,会尝试各种办法跨越小床与大床间的阻隔物,爬向妈妈。宝宝正在出牙期,平时辅食添加主要是糊状食物。大运动发育非常好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人,宝宝九个半月已经能很好是自主扶站、扶走十多米,但妈妈出于对孩子骨骼的担心,平时都尽可能的抑制孩子扶走。
化解担忧,放下顾虑
通过视频沟通,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因为宝宝夜醒及醒来后玩耍,妈妈睡眠不足,整个人感到很疲惫,同时也很担心长期这样会影响宝宝的身体成长和大脑发育。我与妈妈进一步确认了当前孩子睡眠的情况,平时照料、养育情况和睡眠环境后,与妈妈全面分析了宝宝当前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当妈妈发现她所担忧的问题并没有出现也并不会出现时,终于放下了对于夜奶和奶睡的戒备。
同时,我引导妈妈去回顾孩子夜醒时的状态,妈妈发现,所有安抚方式后最终都采用了哺乳的方式,孩子才能更好的入睡,包括6个半月睡眠调整,也是在孩子和妈妈睡同一间房后孩子的状态才更好了一些。同时最近出现夜醒增多也伴随了孩子出牙和大运动的发育。
于是我鼓励妈妈,尝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和她同床睡,参考孩子的需要按需哺乳,包括夜间孩子醒来时也直接采用哺乳的方式,更好也更轻松的安抚孩子。白天尽可能多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运动的时间,同时不抑制不强迫孩子,更多的和孩子游戏互动;尝试增加辅食粗糙度,每顿给孩子提供手指食物。
放松的妈妈,舒适的宝宝
第二天,白天宝宝接种了疫苗,还和家人一起去外面吃了饭,家里装上了新围栏,宝宝非常兴奋,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第一觉睡前哭闹,我鼓励妈妈把宝宝抱到大床上,一边喂奶,一边轻轻拍拍宝宝,宝宝很快睡着了。这天晚上宝宝醒来4次,每次妈妈都直接侧躺哺乳,宝宝吃完奶后继续睡觉,没有再起床玩耍了,妈妈也没有起来抱着孩子边走边哄,而是喂着奶和孩子一起睡了。妈妈更加理解“按需哺乳”和“母婴同床”的意义,整个人的状态更放松,孩子也睡得更舒适了。
疫苗反应,宝宝更需要妈妈了
第二天晚上,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和皮肤红疹,食欲下降,情绪比之前更差了一些,从晚上到第三天,宝宝都非常粘妈妈,我提前告知妈妈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后面宝宝整天都需要妈妈抱着时妈妈更加的坦然,也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宝宝,妈妈开始意识到,之前的睡眠训练让她和孩子错过了一段亲密时光,也让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