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奶水不足宝宝不吃奶瓶,还能做什么

2023-08-01

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也就有了软肋。我们最简单的希望,就是可以让孩子吃好睡好,健康成长。作为妈妈,奶水不足我愿意追奶,不管是混合着喂、还是全母乳,只要你可以吃饱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可是,当妈妈奶水不足宝宝又不肯吃奶瓶的时候,这无疑对妈妈来说是一记重锤,会让妈妈感到无助失落和焦虑。


图片


最近,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宝妈来咨询我的时候,宝宝刚满月不久,她告诉我,因为自己乳头凹陷,奶量不足,孩子月子里一直是瓶喂,奶粉为主,可是出了满月后,就逐渐不肯吃奶粉和奶瓶了,只愿意亲喂。但是因为奶量不够,孩子已经半个月没有增加体重和身高了,很担心孩子营养不良。她很着急,但无能为力,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从字里行间,我深深感受到妈妈此时除了着急,也有着深深的自责。我们尽快收集了资料,并且约定了详细沟通的时间。


在收集资料后,我发现很特别的一点,宝宝在月子里是全瓶喂的。可是从妈妈开始可以给她吸出一些母乳给她喝以后,孩子就开始慢慢不喜欢奶粉了,并且即使一直是月嫂带她,孩子仍然非常渴望呆在妈妈身边,只有在妈妈身边才不哭。满月后月嫂走了,妈妈开始尝试亲喂,孩子便开始拒绝奶瓶,只想吃妈妈的乳房。这让妈妈觉得幸福,但同时也很疲惫,妈妈还尝试过让自己的朋友给孩子亲喂,那次亲喂宝宝吞咽的很急促(提醒:母乳共享须谨慎,深入了解看这篇图片共享时代下,母乳能否共享?),这些都让妈妈更加认为自己的奶量不够。所以她希望孩子可以除了乳房以外,接受奶瓶,吃饱肚子。年轻的爸妈两人就开始想各种办法,哄着骗着逼迫着,想尽各种方法让宝宝接受,但宝宝只要接触到奶瓶就会非常抗拒。



图片



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我陪着妈妈抽丝剥茧,一点点分析目前的奶量情况和宝宝拒绝瓶喂背后的真实原因。


首先分析了奶量目前的大致情况,以及可能导致奶量出现缺口的原因。只有准确评估了奶量的真实情况,才能一步一步完善追奶的方案;其次,结合宝宝生长曲线等资料,评估了宝宝目前的摄入情况,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因为这才是妈妈最担心的地方。最后,分析了宝宝可能拒绝瓶喂的原因。


在妈妈提供的视频资料中我看到,宝宝有着明显抗拒的行为,但是因为担心摄入,爸爸“温柔而又坚定”的拿着奶瓶一次一次的放进宝宝嘴里,带有一丝强迫,而此时的宝宝已经不是月子里的她了,她有更强大的力量去反抗。


同时我发现,宝宝月子里虽然也是和妈妈在一个屋檐下,但一直没有机会吃妈妈的乳房,可是她仍然在为自己去争取机会留在妈妈身边,终于妈妈开始照顾自己了,并且愿意尝试亲喂,这不就是宝宝一直在寻觅,曾经求而不得的东西吗?因为得来的不易,所以不想再失去!这才是可能导致宝宝无法接受瓶喂的真实原因,她也许是害怕自己接受奶瓶后妈妈就不再喂奶了吧。


当我把我看到的,说给妈妈听,她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拒绝奶瓶了,也为自己月子里没有坚持亲喂而感到一丝遗憾,更想把遗憾变成与爸爸一起努力。


图片


在接下来的陪伴中,我们刚开始的尝试方向主要是增加亲喂有效性,按需给孩子喂奶,同时慢慢尝试瓶喂,不再强迫她。


刚开始的两天都不太顺利,宝宝在只亲喂的情况下,摄入不足,小便量很少,睡眠时间较久,妈妈也很着急,孩子仍然瓶喂接受度很差,但是她忍住了没有和爸爸再强迫孩子吃奶瓶。他们会很小心的安抚宝宝情绪,会等宝宝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再考虑尝试。因为小便不够,我同妈妈讨论并做了一些方案上的调整,在目前喂养基础上加强亲喂,同时增加了乳旁滴奶的补喂方式。也许有了新的方案让妈妈再次看到了希望,心情也放松了,可以更好的面对宝宝,也许是经过这几天不断的努力改变,即使给宝宝一直尝试瓶喂,但是没有放弃亲喂,也让宝宝慢慢不再恐惧瓶喂,在妈妈和爸爸的陪伴下,宝宝不但乳房吃的很好,也放松下来接受了奶瓶。妈妈和爸爸也终于松了口气。



图片



在后续回访中,妈妈告诉我,目前虽然还没有实现全母乳,但也还在持续努力中,孩子现在已经完全同时接受亲喂和瓶喂了,每天的摄入情况也很好,她基本上不再担心孩子的摄入了。看到她可以放松的去面对孩子,不再因为担心照顾不好孩子而自责,不再是那个视频面前焦虑满面的新手妈妈,我也为她感到开心。


的确,妈妈奶水不足的情况下,孩子不吃奶瓶,作为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当下更让人着急的事情了,甚至可能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明白,孩子不愿意瓶喂,对亲喂有着强大的执念,他们同样也是在经历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当下尽量按照孩子的意愿去提供,也就是用耐心和爱去一点点灌溉我们怀中的小树苗。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迷茫,失落,那就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深信尊重与爱是喂养的底色,技术是为了更好的辅助陪伴与照顾孩子。宝宝愿意接受本能以外的喂养方式,是在深知它不会替代妈妈的信任之上。


经历风雨后,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