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就必须要自我牺牲吗?

2023-08-01

现在的我,拥有两个大蜜罐儿,她们是一对可爱的姐妹花儿!我,也就成为了一位二胎妈妈。当妈妈对我来说,最憧憬的可能就是搂着我的蜜罐儿在我怀里吃奶,因为我内心深处相信,孩子是通过我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自由个体,她会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她会逐渐的成长并逐渐与我分离。

孕期,我的身体是孕育成长基地,而她出生后,乳房便是第二块孕育基地,所以我愿意在我的孩子最需要我的时期,竭尽所能给她帮助。

所以母乳喂养所带来的深度亲密关系,让我非常憧憬,亲历母乳喂养的时候,我们也确实是幸福的。母乳喂养可能很长,因为它可以讲很多长长的故事,母乳喂养也很短,因为两三年于人的一生而言真的非常短暂。
图片
说到母乳喂养,一定要说的故事,那就是母乳喂养的线上咨询。两个蜜罐儿吃奶,我都做了咨询,有很多相同也有非常多不同,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刘老师,让我更好的自我觉醒,让我知道先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但这不代表“当了妈妈仍是自己,就不照顾宝宝”,而是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然后再照顾好孩子,给她们更浓郁且积极的爱。

第一次母乳喂养线上咨询,我经历了几个月的“折磨”,初为人母的我像个无头苍蝇在宝宝护理知识的壁垒中四处乱撞,母乳喂养方面没有任何榜样可以参考,我无法判断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我不知道该不该喂,我怕我没做是错做了也是错了。我把长辈的经验当成我的沙漠绿洲,可我并没有好起来,反而更加的迷茫。

婆婆关心的询问:“奶够不够?”“宝宝又饿了吗?”“宝宝刚刚没吃饱吧?”“你的奶胀吗?”“宝宝是不是吸不出来了?”

我回答不了,陷入深深的焦虑,在怀疑中开始自我否定。同时,由于姿势不对,顺产没用无痛都没有掉眼泪的我,却被乳头皲裂折磨得眼泪直流。

在身心疲惫崩溃的边缘,最后的一丝理智告诉我,我需要寻求帮助!我线上线下咨询了好多个人和好多个机构,最后选择了现在马蕾哺育线上咨询团队的领队——刘晗老师。因为只有她给我的回应,让我觉得她有看见因为喂奶而疲惫的我,而不只是我的一对乳房。

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慢慢的缓和下来,准备她需要评估的资料,然后她陪我一起清晰的分析了追奶原理,告诉我哪里我做得好,哪里我可以改进,同时非常清晰的告诉我改进的方法如何落实。我还记得她当时和我说,你看宝宝在吞咽,而且吞咽很好。你要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奶。

那一周,无论什么时候好像刘老师都在,我有任何问题、任何需求发过去,她都会及时解答。时间过去很久了,我已经记不得第一次咨询的陪伴过程中,我学会了多少知识,调正了几个姿势,但我始终记得那一周的咨询,我学会了自我肯定,不再轻易的被他人言语所左右,不因盲目的质疑而怀疑自己当妈奶娃的能力。

我记得当时每天都享受在追奶的开心中,因为看见奶量一点点的上涨,我可以自信且坚定的告诉婆婆:“够!”“没饿!”“饱了”“有奶!”“她在吞奶!”。

当我沉浸在奶量上涨带来的欢呼时,刘老师也温柔的告诉我,奶够就好,供需平衡好,我们不需要它太多了。我终于追奶成功了,我扔掉了一切辅助,专心、开心又醉心在每一次大蜜罐儿在怀里吃奶的时间,那是专属于我们俩人最亲密的时刻~
图片
这幸福的时间就这么一晃,就迎来了我的小蜜罐儿。
其实我确定怀孕就向刘老师“汇报”了,刘老师恭喜了我并让我安心待产,我也知道生了之后她都是向我敞开怀抱的,所以孕期并没有很担忧喂奶的事儿。

分娩前我和刘老师沟通,她依旧鼓励我遇到啥面对啥,先做好当下。大概母乳喂养这个事情离我有点距离了,也大概是每个开始都没有那么简单,是的,我还是遇到了挑战,二胎依旧遇到了乳头皲裂。

我第一时间和刘老师约好了一周陪伴,刘老师和我视频连线,陪我一起调整和应对。我知道她该说的都说了,怎么做还是要靠我自己。

我知道产后初期需要频繁亲喂,我知道了喂奶深衔乳会更加高效和无痛,可内心不自觉的畏惧疼痛,身体就在喂奶时下意识的退缩,姿势就又不对了,我就更痛了。我把我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刘老师。她看了我的乳头皲裂情况后,及时改变了应对方法:让乳头休息,持续手挤奶,同时结合小蜜罐儿的尿量等情况,指出必要时可以给少量奶粉。

我以为刘老师会让我忍一忍,我以为她会说大宝加过奶粉二宝坚决不能加。本来为了宝宝,我也愿意咬牙忍一忍,但是刘老师一说,我突然觉得身心都放松了,这才知道,我是需要休息的,我也才知道泌乳顾问不是只让你喂奶坚决抵制奶粉,而是不轻易乱加奶粉。

在后续的沟通中,刘老师字里行间看似一些不重要的文字,却让我再次深层唤醒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做好妈妈之前要先照顾好我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好宝宝,当妈不纯是靠蛮力,要学会用巧力。

比如喂奶时,做好支撑;比如手挤奶频率与睡眠的协调,可以通过大小密集来调整;比如挑月嫂不需要“多专业”,而是来做好我的助手等等一些小小的细节,都在教我,生活里每一个个体都重要,都需要相互理解与依赖。

在一周陪伴的最后一天,我已经恢复了亲喂,而奶粉也就加过那么一点儿。刘老师问我,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我非常笃定的回答她:nice!无!
图片
两次的咨询感受,关于泌乳、喂养的专业方面,我想不必说太多,妈妈们在马蕾孕哺育的公号里可以看见很多干货文章,而对于咨询师们的专业能力,找她们咨询一下就知道。

我更想说的是,这两次咨询让我学会了理解自己,理解孩子,理解妈妈对孩子的爱,理解孩子对妈妈的爱,理解了家庭生活,是独立个体组成的共同生活。

刘老师和我说,市面上有很多机构在说“先是自己再是妈妈”,这句话本身很好,可是被别有用心(阅读理解障碍)的人过度解读,做自己就要对立妈妈与孩子的需求,而事实应该是,每个人的需求都重要。妈妈当然会照顾好孩子,同时也照顾好自己。

当妈,是一生的日常;
觉醒,是一生的修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