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睡眠训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2021-11-26

我是一个哺乳超过了20个月的母乳妈妈,我曾几次想要过离乳,却没想到之前遇到的那些困难都可以被逐个击破,我不知道和墩墩的哺乳之旅会在什么时候按下停止键,但是我知道这一段旅程是我们彼此生命中一份珍贵的礼物。

孕期我有学习一些母婴知识,“每个妈妈都可以满足孩子的吃奶需求”,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正是这句话让我坚定了自己母乳喂养的信念。

产后哺乳初体验
产检时墩墩的B超头围一直偏大,综合各方建议,在墩墩39周的时候进行了剖宫产手术,第一天医生建议我们给孩子喂奶粉,术后按压肚子的疼痛加上我完全起不了身,自己挤了挤柔软的乳房也没有乳汁,产后第一天我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用配方奶喂的墩墩。第二天,伤口还是很痛,我还是想要试试母乳喂养,便忍痛起身第一次抱起了墩墩进行了第一次母乳喂养,看着小小的他吃得如此认真,我非常感动。

在给墩墩全母乳喂养了一天,当我以为可以顺利的开始母乳喂养之路的时候,乳头开始“抗议”,两侧乳头因为宝宝衔乳姿势不正确,出现了伤口,乳头皲裂的痛真是让我记忆犹新,但是看着墩墩一天天长大,乳房也慢慢充盈起来,我忍痛坚持着母乳喂养,通过学习我尝试调整了哺乳姿势,疼痛也开始有了缓解,母乳喂养的初体验开始慢慢变顺利。

出月子后的迷茫
出月子后朋友来看我,得知我奶很多,就建议我可以储存一些母乳,不然后面孩子奶量上来了奶不够。当时我也觉得有道理,之后就开始了每天喂奶吸奶的节奏,那时候我必须要亲喂一个多小时墩墩才睡觉,我会觉得是因为宝宝一直没有吃饱,所以才这样。

当时家里储存的母乳多,我就每次喂奶半小时左右再给孩子热90ML母乳,用瓶喂。虽然吃完后孩子会很快入睡,但是我总是觉得有点不对劲。所以我在带孩子之余开始在各种网络渠道学习母婴知识,当时主要困扰我的是孩子睡眠的情况,我关注了睡眠调整的大V,也有关注支持即时响应奶睡的公众号。

看了很多的科普知识后,新的困惑又来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很矛盾,作为新手妈妈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所以我同时付费了马蕾哺育线上咨询平台和另一个提供睡眠训练的机构,两边一起开始咨询,想要寻找最佳的答案。

母乳喂养咨询后的安心
两个咨询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知识和感受:

睡眠训练咨询
睡眠训练中提倡的抓住睡眠信号,给孩子哄睡,觉察孩子信号及时安抚孩子的,我觉得这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在和睡训老师沟通时候,却有太多冷冰冰的点,比如说3个小时不吃奶没事,这个月龄4个小时也没事,哭不超过40分钟没事的。

听了睡训指导的建议我尝试了给墩墩拍睡,墩墩真的哭了好久,出于妈妈的本能的,我还是放弃了,因为这样的哭,让我心里好难受,我想墩墩也有不好的感受吧。

母乳喂养咨询
和马蕾哺育线上咨询团队的秋婷沟通时,她除了给到我专业的喂养知识外,她还有一个很nice的点,是她真的有在听我的困难困惑,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引导我尝试从孩子角度去发现目前的问题点,这真的太赞了。

和秋婷咨询结束后,我心态好了很多,我更加能够理解孩子吃夜奶的这件事,其实孩子在妈妈怀里吃奶的时间很短,我很想珍惜这段时光。

在墩墩17个月、19个月我都想过要离乳。
当时萌生离乳的想法,是我希望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提升自己,在这个时候秋婷帮我做了详细的分析情况,她很尊重我的选择,也给了我很多专业的指导的建议,我最终还是没有离乳,但是有人支持自己的感觉是很安心的。

说说我为什么没有离乳,首先是我自己没有完全想好,在没有下定决心之前我不想轻易尝试;然后就是我总认为孩子吃母乳获得的免疫更多一点点。(这里补充一下,墩墩21个多月了,至今没吃过除了退烧药之外的其他药;除了预防针之外没有打过一次针,这和我学习循证医学知识以及坚持母乳喂养不无关系)。

最后呢,实在是墩墩在我怀里吃奶的时光还是太美好,她对我的喜爱,无条件的信任都让我还不想推开她。

Duang~以上就大致是龙龙和墩墩母乳的故事啦~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乳,但是我们曾经一起亲密无间的时光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孩子和我们终归会渐行渐远,只愿爱和支持是我给孩子最好的生命底色。
咨询师说:

成为咨询师时间越久,就会越感动,不仅是因为见到了更多妈妈与宝宝之间爱的流淌,更是因为见证了很多宝宝的成长,墩墩就是其中一个。

从襁褓长成幼儿,看见他努力的为了生存在妈妈怀里吃奶,看着墩墩妈妈从一个畏首畏尾的新手小白,慢慢的适应当妈妈,陪伴孩子成长,呵护孩子里眼中的光。

墩墩与妈妈的成长故事,可能是很多妈妈的一个小代表。有意思的是,她们这对母婴的咨询,从困难重重的初期想离乳,到觉得宝宝已经长大,妈妈想要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而离乳。

可至今,她还在哺乳中。不是几次的咨询无效,而是“离乳”只是她面对小状况时候的情绪爆发点。当我们一次次梳理,当我们看见妈妈自己的需求,以及孩子的需求,我们发现,原来需求并不是对立的。

墩墩妈妈经历过睡眠训练的指导,在这个社会中“快速出成果”迎合社会焦虑的指导有很多,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体会孩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如何选择,像墩墩妈妈一样。

只愿我所遇见的妈妈和宝宝,都被温柔以待,都感受爱的自然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