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重曲线下降——元凶竟是它
2023-08-01
“如果宝宝三个月的时候我能重视起来就好了。”
这句话是一位咨询妈妈发给我的,从这句话里能够感受到妈妈满满的后悔和遗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她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呢?这一切还要从十二月底说起。
在十二月底,我接到一位妈妈的咨询,妈妈说宝宝从三个月的时候增重就很不好,四个月更是只涨了二两,因为很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才来平台求助,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影响到了孩子的增重。
和妈妈加上好友以后,她告诉我宝宝从出生后就一直有很严重的湿疹,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过敏,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忌口了很多的食物包括鸡蛋、牛奶、海鲜、坚果、牛羊肉、菌类甚至还忌口了水果。看到这里,我真的很能够感受到妈妈的不容易,这么多的食物都不能吃,人生得多无趣,但这位妈妈她依然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努力,然而在五个月儿保时却得知孩子一个月才涨了0.2kg,这个时候妈妈彻底地慌了,医生给开了乳糖酶、止泻药、益生菌等等,但是妈妈还是不放心,于是找到了我们线上咨询团队,想得到更专业的帮助。
在收集到足够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后,我先给宝宝画了生长曲线。
从这条曲线里我们可以看到,宝宝在4月龄-5月龄期间的曲线明显下降,跨越一个区间的波动最终快接近3%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波动呢?是因为医生说的过敏吗?还是其他原因呢?
所谓的母乳过敏,实际上只是对母乳中的某些蛋白成分过敏,比较常见的是牛奶蛋白,这种最严重的影响会有呕吐、腹泻、便血、严重湿疹且伴有生长障碍,所以这个宝宝会是因为这个原因影响了增重吗?但如果是过敏影响,那应该从最初就会展现出来,而不只是其中某个月突然下降;再者这个宝宝除了持续的湿疹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表现,精神状态也很正常,所以对此原因我保持怀疑。“母乳过敏”是母乳的罪过?只有停母乳一条路?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在和妈妈视频的时候又进一步的收集了更详细的资料:宝宝在三个月时有过一段时间的腹泻,基本上半个月都没怎么涨体重,所以腹泻是造成孩子4月龄—5月龄只增重0.2kg,曲线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吗?可是宝宝是三个月的时候腹泻,如果有影响曲线,那也应该是3月龄-4月龄这期间的曲线受到影响,而不是腹泻后的第二个月,所以我们可以初步排除腹泻的影响。
和妈妈继续聊着,当聊到“什么情况下会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这个时候“真凶”渐渐浮出水面:妈妈告诉我在宝宝四个月之前,其实她都喂得挺勤的,宝宝想吃了就会给吃,但是到四个月儿保的时候,儿保医生告诉妈妈这个月龄的孩子可以把喂奶间隔拉长到4个小时了,要规律喂养了,不然会影响宝宝的作息,于是妈妈就开始了3小时喂一次的定时喂养。
四月龄开始定时喂养,4月龄-5月龄这期间的曲线就一直下降,至此我们也可以基本确定影响宝宝增重的“元凶”了,那就是——定时喂养,限制宝宝吃奶频率。
既然确定了元凶,那应对方法也自然而然地更清晰了——丢弃定时喂养,顺应孩子的天性,按需喂养。
于是我告诉妈妈,重新去观察宝宝的状态,及时地回应宝宝的需求,主动的给宝宝提供乳房,在亲喂的同时配合挤压乳房来让宝宝吃到更多的奶。在尝试了几天后,妈妈告诉我宝宝吃奶的频率已经比之前多了好几次,同时宝宝最近几天的大小便也确确实实的比之前更多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确定在按需喂养后,宝宝的摄入量是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月中旬妈妈又带孩子去做了一次儿保,这一次孩子只用了半个月就长了0.4kg,光从数据上来看,这半个月孩子的增重确实是很不错的,从生长曲线上也能看到曲线明显的回升。
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给妈妈以后,她放心的同时又充满了深深地后悔,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强喂养,宝宝的曲线又重新回升,这也算是有所安慰的一件事。
为什么仅仅只是调整了喂养的模式孩子的体重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其实了解熟悉我们公众号的妈妈们都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母乳喂养需要顺应宝宝的需求,按需喂养,不管是孩子多大月龄,这都是母乳喂养的基本准则,但是往往我们在做的时候并不会如此,有的是认知的偏差,有的是一些专业人士的错误引导。按需喂养,你真的了解了吗?
一岁以前,按需喂养除了能够给孩子充分的回应,给足他安全感以外,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摄入量,即使在非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吸吮乳房,他们也能多多少少吃到一些奶,来维持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以此同时也能更好的去维持妈妈的奶量供应;而一岁以后,孩子会走出去探索这个世界,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个时候的按需喂养,就更多的是去减少孩子的压力,给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心理的支持。
所以,让我们抛开时间间隔,看到宝宝真实的需求,一起按需喂养吧!